為進一步推進“終身教育普惠共享”,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,作為全省“教育共富”試點工作的平湖市,緊扣全省“三支隊伍”建設主線,深化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試點改革,為全市青年人搭建結識同好與社交的互動平臺,助推“白天上班,夜間上課”成為青年人的新潮生活方式。今年3月底,平湖市社區(qū)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、平湖市教育局發(fā)布《關于全市開展“青藍夜校”賦能“教育共富”專項行動的通知》(平社教領辦〔2024〕5號)。浙江開放大學平湖學院積極響應,組織開展了春秋兩期“青藍夜校”培訓,秋季“青藍夜校”已經(jīng)圓滿收官,不僅為市民們帶來了豐富的學習體驗,更在推動教育共富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。
浙江開放大學平湖學院秋季“青藍夜校”開設了包括平湖派琵琶、民間剪紙、篆刻、鈸子書、手機攝影、家庭教育在內(nèi)的豐富課程,確保市民們能夠根據(jù)個人興趣與需求進行選擇。場場爆滿的夜校課堂充分說明了市民們對公益課程的喜愛。
課程亮點與特色
平湖派琵琶:學員們通過學習,掌握了琵琶演奏的基本技巧,感受到了傳統(tǒng)音樂的韻味,為傳承和發(fā)揚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貢獻了一份力量。
民間剪紙:傳承平湖民間剪紙技藝,發(fā)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提升學員們的動手能力,豐富學員們的文化生活,增強文化自信。
篆刻:篆刻技藝內(nèi)涵深邃,篆刻作品美觀實用,學員們在學習篆刻文化和技巧后動手制作,有助于提高學員們的審美和創(chuàng)作能力。
鈸子書:學員們通過學習,不僅了解了這一傳統(tǒng)曲藝形式,感受到了非遺項目的魅力,還能夠表演一場有模有樣的鈸子書節(jié)目。
手機攝影:課程以工作、生活中的攝影為例,講解運用手機進行拍攝過程中的角度、構圖、取景、曝光等技巧,教授學員們?nèi)绾芜\用手機進行影像拍攝和視頻剪輯,從而創(chuàng)作出高質(zhì)量、有深度的影像作品。
家庭教育(情緒價值與沖突管理):課程幫助學員們提升情緒管理能力,學習親子溝通技巧,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。
在“青藍夜校”的教學過程中,學員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他們表示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,夜間生活幸福感大大提升。學員們通過學習,不僅掌握了新技能,還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共同度過了一個充實而美好的學期。結業(yè)課上,學員們展示了在夜校的學習成果,這些成果不僅是學員們技能提升的見證,更是教育共富理念在市民生活中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
2025年,學院將根據(jù)學員反饋和教學資源,繼續(xù)開設形式多樣、內(nèi)容豐富的公益課程,以滿足不同群體的學習需求,讓更多市民能夠在夜間享受到技藝研修的樂趣。
“青藍夜校”的成功,不僅是浙江開放大學平湖學院教育創(chuàng)新的一次嘗試,更是全市教育共富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。在這里,市民們找到了學習的新風尚,體驗了夜間生活的全新可能。讓我們一起期待“青藍夜校”在未來帶來更多的精彩,讓我們攜手創(chuàng)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篇章。(王越)